新生儿科医生谈婴幼儿睡眠那些事

育儿之家 https://yuerso.com 2017-02-08 10:36 出处:YeZJ 作者:yezj编辑:@YuErSo
本文根据医来er趣育儿课堂整理,据统计10%-30%的孩子存在睡眠问题,特别是婴幼儿的睡眠问题,更是困扰着父母,影响大人情绪和生活,也由此引发某些家庭问题。所以,今天我跟大家分享几个话题:睡眠的重要性,宝宝的睡眠模式,常见睡眠障碍,如何培养良好睡眠习惯。希望通过我这次分享,能使深受困扰的父母们舒缓情绪,宝宝有个愉悦舒服的睡眠。睡...

前言:本文根据医来er趣育儿课堂整理,据统计10%-30%的孩子存在睡眠问题,特别是婴幼儿的睡眠问题,更是困扰着父母,影响大人情绪和生活,也由此引发某些家庭问题。所以,今天我跟大家分享几个话题:睡眠的重要性,宝宝的睡眠模式,常见睡眠障碍,如何培养良好睡眠习惯。希望通过我这次分享,能使深受困扰的父母们舒缓情绪,宝宝有个愉悦舒服的睡眠。

一、睡眠的重要性

1、我们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,所以一个良好的睡眠非常重要。睡眠过程中人体的基础代谢及耗能是降低的,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,对于婴幼儿更是如此,充足的睡眠才有好心情,充沛的体力和精神接受新鲜事物,睡眠过程大脑并不是完全停止工作,而是以另外一种状态重新调整它的功能,有利于提高他的记忆力、智力。

2、睡眠对孩子的体格发育、认知发育也有重要的作用,成长所需的生长激素80%左右是在睡眠的过程当中分泌的,而且必须是在深睡眠的时才能达到分泌高峰,一般是在夜间十点到凌晨一两点之间,第二个高峰是早晨5点到7点,如下图所示,反过来过晚入睡或者睡眠质量差,达不到分泌高峰,所以一个良好的睡眠,特别是睡眠质量好是孩子身高体重发育的一个重要基础。

3、良好的睡眠也可以增强孩子的机体的免疫功能,稳定情绪。长时间缺乏睡眠或者睡眠质量差的孩子,会易怒暴躁,甚至出现一些异常行为。

4、宝宝良好的睡眠也能稳定妈妈的情绪,我想很多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睡得多,吃得多,醒来愉快的笑愉快的玩,自己可以有时间安排自己的事。但是只要你开始带孩子,你就会发现,那种能一觉睡到天亮的宝宝只在书里有,要不就是在别人家里,总之你自己的宝宝不会是这样的。

二、宝宝的睡眠模式

这个图片显示从出生到成人的睡眠模式,可以看到刚出生的孩子还没有什么昼夜之分,随着年龄的增长,宝宝白天清醒玩耍的时间会逐渐延长,而夜间睡眠的时间也会逐渐延长,夜晚醒来的次数和时间则逐渐减少。

美国睡眠基金会2015年的统计和推荐,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每天需要睡觉时间是不一样的,0-3个月,14-17小时,4-11月,12-15小时,1-2岁,11-14小时,3-5岁,10-13小时。

这是每个孩子睡眠的总时长,当然每个孩子也是不一样的,也有个体差异性。

从这两张图,我们了解到1岁内宝宝的睡眠规律,那么就可以回答很多妈妈关心的问题,如初生宝宝为什么睡眠日夜颠倒,日夜不一,宝宝为什么睡觉时间短,宝宝睡觉总醒怎么回事,宝宝为何不能一觉睡到天亮等。

其实以上问题都是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,特殊的睡眠模式决定,也就是说这大部分现象都是生理现象,第一张图可以解释这所有问题,排除病理因素,家长要做的事就是接纳小宝宝,耐心等待,适时诱导,逐渐养成习惯,培养良好睡眠习惯,如何做后面会做详细解释。

三、婴幼儿常见的睡眠困扰及对策

1、新生儿昼夜不分,睡眠日夜颠倒,睡觉时容易一惊一乍,我们称为惊跳。这是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并没有昼夜概念,睡眠模式就是短暂苏醒、间断睡眠模式,出生后大人就需要帮助宝宝建立昼夜概念,这个首先得大人营造好氛围,白天睡觉就不用刻意关灯、拉窗帘、保持安静,并逐渐延长白天时间。通常1-2月能建立好,如果超过4个月,就需要到医院检查一下神经系统了。

由于小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全,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较高、受刺激容易引起兴奋。因为神经纤维周围的绝缘组织即神经髓鞘还没形成。因此,宝宝在受到声音刺激后,不能像大人那样在大脑皮层集中定位,往往使刺激传递到四肢肌肉的神经纤维上,从而引起胳膊和腿的动作及抖动。宝宝刚出生的宝宝大脑兴奋灶比较活跃,所以会发生惊跳,随着宝宝的神经系统不断健全,这种情况就会好转。若是很频繁或者伴有哭闹需安抚,可适当包裹模拟子宫环境增加安全感。正常情况下,宝宝到了大概3、4个月时这种情况就会渐渐好转直至消失。如果宝宝到了5个月以后还是会经常性的出现四肢惊跳或抖动,就需要到医院检查一下神经系统了。

2、宝宝睡眠时间短,易惊醒、易哭闹,难以入睡,需奶睡、抱睡等。婴儿的秘密一书中把宝宝分为模范宝宝、天使宝宝、活跃宝宝、暴躁宝宝四个类型,每个宝宝有自己的个性,睡眠不同也是个性的体现。模范宝宝确实比较省心,稍微引导很快就能建立规律的作息,对于活跃宝宝和暴躁宝宝,家长们需要多点沟通、多点耐心及技巧。

出现易惊醒及哭闹等情况,首先需排除下列因素:

(1)睡眠环境嘈杂、光线强烈、空气不流通;

(2)睡衣不舒服,尿不湿穿戴过紧,包被过多,过热或者过冷;

(3)睡前喂哺过度,消化不良,肠痉挛;

(4)睡前嬉笑过度、激烈活动,过于兴奋;

(5)白天或者睡前受到惊吓;

(6)睡眠哺乳联想,常见母乳喂养小孩,只是有些宝宝翻个身就能睡着,而有些宝宝因为睡眠--哺乳联想而需要不断得吸吮妈妈乳头才能再次入睡;

(7)枕头、睡姿是否合适;

(8)疾病原因,如缺维生素D、蛲虫、湿疹、脑发育异常、感冒或者肠炎等生病了,这个就得到医院检查了。

每个宝宝入睡的方式都不同,松田道雄的《定本育儿百科》中有这样一段话:让孩子快些入睡是我们的最终目的,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母亲要想尽一切办法。有人说绝对不能让孩子一边吃奶一边睡,说这话的人,肯定是没有养育过入睡困难的孩子。入睡困难是孩子天性决定的。如果孩子吸吮乳头可以很快入睡,就可以让他吸乳头。只要不要养成孩子夜里起来玩的习惯,孩子再长大一些问题就自然解决了。

总而言之,一岁内的宝宝能安抚,能入睡,体重身高增加满意,发育正常,醒时心情愉快,没有经常生病、母亲就不必慌慌张张,那或许只是需要用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。我们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,其中包括心理健康,婴幼儿期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阶段,愉快的亲子入睡未尝不是一段美好的回忆。

3、不能睡整觉,难断夜奶。关于何时能睡整觉,你可能听说过,四个月,六个月,十个月,一岁等等。你也可能听说过,孩子不能睡整夜是因为你夜间还给他喂奶,或者是因为你没有给他断奶,或者是因为孩子睡前没有吃饱。你也可能被建议过,睡前给孩子吃奶粉而不是母乳,睡前给孩子吃米粉而不是奶,给孩子断奶,或者让孩子哭去吧,断了他想要大人来拍哄、喂奶的念头,他就会睡整夜了。

有统计过,11个月时,只有不到7%的孩子能每晚都睡整夜。

实际上婴儿期大脑开始进入飞速发育时期,这让孩子的大脑在夜里也经常兴奋起来,于是醒来的次数变多了。七八个月之后,由于同样的原因,已经会坐会爬的孩子夜里甚至开始满床翻滚着睡。

每个小孩的食量也是个性的体现,有些孩子就是食量大点,所以即使白天规律喂养,晚上也需要1-2次夜奶,这在母乳喂养或6个月内的孩子也是正常,但是如果体重增长过快,或者是白天吃奶少,晚上夜奶很多,或者是频繁要求吸吮,但是吃奶并不多,那么我们进行干预一下,以安抚或者安慰奶嘴逐渐过渡,对于孩子,一切不要操之过急,夜奶也是这样,不要没有商量,突然就从原来5-6次夜奶,狠心地一次都不给,让他哭上几夜,也是能断的,但是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一点。

4、何种睡姿适合宝宝

建议1岁以内的宝宝应仰卧、俯卧、侧卧三种姿势交替睡,每天不要固定一个姿势。但是使用睡姿的时间比例将因孩子成长时间有所区别,一至三个月的初生儿最好多用仰卧,为孩子翻身采用仰卧之外的不同姿势时,最好守护其旁,以免发生危险。父母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不同的情况,交替选择 适合宝宝的睡眠姿势,这样不仅可以使宝宝有优质的睡眠,而且宝宝的容貌也会长得更漂亮、更端正。

5、如何选择合适的宝宝枕头

婴儿会独立坐(生后6~9个月)之前,颈椎还没有形成颈部前屈,是平直的,枕枕头反而会造成气道弯曲,引起呼吸相对不畅。颈部前屈的生理形成时间应该发生于婴儿会坐以后。因此,婴儿在会坐前是没有必要枕枕头的。当婴儿开始独立坐(6~9个月)后,颈椎开始前曲,以保持人体的平衡。随着长大,颈曲相对固定。枕枕头是为了仰卧睡眠时对抗颈曲引起的气道相对不平直的状况。如果会坐后,孩子睡觉不枕枕头,且睡眠时没有呼吸不畅的现象,可遵从孩子的习惯,不用强迫孩子枕枕头;如果呼吸出现“呼噜”声,就应该诱导孩子枕枕头。何时开始枕枕头不是以年龄为标准,应以发育为依据。注意枕头不要太厚。俯卧睡眠则不用考虑此问题。

6、如何睡出漂亮头型

(1)母乳喂养时轮流两边哺乳;

(2)经常换睡姿,侧卧、俯卧、仰卧交替。

四、如何培养良好睡眠习惯

1、从妈妈做起:预防宝宝睡眠障碍,可以从孕妈妈做起。只有孕妈妈健康了,生出来的宝宝才能更健康。专家表示,要预防婴幼儿睡眠障碍,孕妇怀孕期间,就应补充好营养,保证充足的睡眠,养成正确的睡眠习惯。

2、培养昼夜分明的作息习惯

3、尽早发现疲倦的信号:例如有点安静,有点迷离,或者是揉眼睛、蹭鼻子、打哈欠,哼哼唧唧,不再配合活动,烦躁、精神萎靡、疲倦,面无表情地盯着某个地方;或者目光游离,发脾气,发牢骚、对玩具失去兴趣等;如果这些疲惫迹象被家长及时的发现和回应,那么小孩的安全感会提升,而且在出现疲倦之后及时的睡觉,睡眠质量也会更好。

4、创造良好入睡环境:温度适宜、光线微弱、舒适宁静都很重要,不要频繁地变换宝宝的睡眠环境。

5、建立固定的睡前仪式:即使是出生两个月以内的新生儿,也需要开发睡前常规行为,比如洗澡、按摩、看书、听音乐等。

6、独立入睡:美国育儿专家认为,独立入睡是一种能力,这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,是通过训练获得的。建议家长从孩子3-6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训练孩子独立入睡以及睡整觉了,孩子在进入18月之后由于活动能力加强,从婴儿床向儿童床过渡的时期还要再进行训练。

7、日间适当小睡:4月龄到1岁的婴儿经过了新生儿阶段,一般上午和下午各睡一觉,有的宝宝需要在黄昏时分再补一觉。一般白天小睡的总时长为三个小时或以上。1岁以上的幼儿会不再需要早上的小睡,直接在下午睡2到3个小时。为了让宝宝感觉更有精神,可以适当把下午的小睡提前半小时,大多数儿童的午睡习惯会保持到3-5岁。注意,每个孩子的睡眠规律因人而异,并且可以相应改变。

五、医来er趣公众号粉丝答疑精选

1、仙仙:您好,我家孩子3个半月,奶粉喂养。孩子吃手特别严重。 白天没事就吃,有时候吃手吃的就睡着了。要不睡得睡得就会吃手然后吃会继续睡了。 晚上有时候吃奶吃的睡着,有时候吃手吃的睡着,半夜隔3--4小时想要吃奶了就开始吃手,有几次我没给他喂奶他就吃手吃的睡着了。 我现在比较担心晚上他总吃手会不会影响睡眠,达不到深度睡眠,影响生长素分泌啊? 我该怎么办?

米多君医生:吃手本身很多小朋友都有的,因为宝宝正在经历口欲期,一般不要干预,只需要注意手和口腔的卫生,很快会过去的,但是这个妈妈发现需要吃手来入睡,可以适当做些改变,我们可以用安抚奶嘴来代替吃手,之后来戒安抚奶嘴,另外,宝妈担心宝宝达不到的深度睡眠,这应该是没有影响的。如果宝宝一旦把吃手当作了睡觉前的联想或模式的话,那么小孩每次睡觉都会吃手的。在门诊的时候,我们看到家长把孩子抱过来的时候,小孩的手指都长茧子了,到四五岁还断不了,这个时候需要进行干预的。至于白天小孩玩手或吃手指,这个年龄是正常的,但不要当作睡眠前唯一的一种模式。

2、明天会更好:问宝宝六个月了,从出生到现在睡眠一直不好,不管白天还是晚上睡一个小时左右就醒了,一醒了吃几口奶能接着睡,再睡一个小时又吃,有时候醒了就哭不吃奶抱起来就不哭了,请问老师该怎么做?

米多君医生:首先排除环境的舒适,是否有过度哺乳,过度兴奋,是否受到惊吓,枕头和睡姿是否合适,如果排除了这些因素外,那么小孩养成了一个睡眠哺乳联想,如果是这样话,我们慢慢给他过度,并打破这种模式,到了六个月后,慢慢去改变,不要操之过急,你说醒了就哭不吃奶抱起来就不哭,首先轻轻拍,轻轻的安抚,另外小孩子是否有过补充维生素D呢,如果从来没有补过,可以考虑补充一下维生素D。

3、风吹半夏:问两个月宝宝睡觉总不踏实 哼哼唧唧抓脸抓头,尤其是到晚上三四点醒了吃夜奶后难以入睡 困的一直打哈欠就是哄不睡 怎么办?

米多君医生:哼哼唧唧的小朋友也会有的,如果说他老是哼哼唧唧,甚至他哭一声,笑一声,又进入入睡,只要他没有完全醒过来,其实你不用太在意,他正在深睡眠和浅睡眠之间切换过程。甚至有些小宝半夜坐起来,然后继续入睡也是有的。宝妈提及到宝宝老实抓头抓脸,要排除宝宝是否有湿疹或其他皮肤性疾病。另外要排除您的衣服包裹是否太紧,太冷或者太热,或者纸尿裤等原因,另外一个“晚上三四点醒了吃夜奶后难以入睡”,这个问题我要问一下宝宝入睡的时间,他是否存在昼夜颠倒现象,如果是这样的话,逐渐推迟他下午睡觉时间,把下午的长觉拆成短觉来睡进行纠正;很难入睡,就是一个睡眠的模式,一开始入睡容易,中间醒来再睡觉很难,对于夜醒的小孩子,以让他尽快入睡为目的,但不要让宝宝养成半夜起来玩耍这个习惯。然后再逐步降低安抚要求,如从奶睡降到抱睡,再降到轻轻拍打,再降到自主入睡。

4、Christy嘉嘉:你好,请问我宝贝4个半月大,纯母乳,白天的小睡时间好短,一般就半小时就自己惊醒,一般是哭醒的,一天白天最多睡3~4次半小时的;晚上睡觉8点到早上7点,但半夜要醒3~4次要喝奶,大概2~3小时就一次,感觉很饿似的,明明白天可以5~6小时才饿,晚上怎么反而饿更快?让他自己学会睡觉怎么就这么难?安抚奶嘴也不要,肯定没有身体不舒服,就是闹着抱睡或奶睡,放小床能自己大哭一小时不带停的,我是服了。

米多君医生:我初步算了一下,这个小朋友在他这个月龄的睡眠时间是足够的,另外一个晚上八点到早上7点需要3-4次喂奶,这个其实月龄夜奶多了一点点,但是有的孩子是可以的,我想问问小朋友体重增长,如果体重增长快,晚上夜奶特别多,有点过度喂奶,考虑睡眠哺乳接觉,半夜醒来,宝妈可以抱一下,或者安慰一下,他哭完就能入睡就可以,这样做就可以,如果他确确实实需要奶睡,可以用安抚奶嘴,刚开始有点不适,但可以慢慢过度的。另外一个对于白天每次睡觉才半个小时,可以看看宝宝醒过来的反应好不好,情绪好不好,如果精神也很好,体重也增长的蛮好,宝妈就用太纠结。

作者:米多君 广东汕头市中心医院儿科主治医师

声明:原创文章,首发医来er趣公众号,图片源自网络,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,欢迎在公众号文章下方留言,与米多君医生交流,转载请联系我们。


广告声明: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(包括不限于超链接、二维码、口令等形式),用于传递更多信息,节省甄选时间,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。
0

精彩评论

暂无评论...
验证码 换一张
取 消